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幾點思考黨課講稿
時間:2022-10-24 10:33:14 來源:達達文檔網 本文已影響 人
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幾點思考黨課講稿

一直以來,xx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揚“團結拼搏、鼎力爭先”的xx精神,以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為契機,結合落實“四下基層”制度、扶貧掛鉤幫扶等,廣大黨員干部走好黨的群眾路線,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并通過解決一些基層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匯集民智,不斷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團結帶領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奮力推進xx跨越趕超發展,奮力推進民生福祉改善。
什么是群眾工作
群眾工作,也稱群眾路線,就是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群眾工作的系統論述最早見于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同志所著的《中國共產黨的三大作風》一文中。在該文中,毛澤東同志系統地闡述了什么是群眾工作以及群眾工作的本質、目的、方法和要求,并特別指出,群眾工作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根本性標志。過去我們一直講,我黨有“三大作風”和“三大法寶”。群眾路線就是“三大法寶”之一,是我們黨在革命年代戰勝敵人、在和平時期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最重要的武器。
為什么要做好群眾工作
1、做好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
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群眾工作,始終注意發動、鼓舞、相信和依靠群眾。
早在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深刻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集團的利益出發。”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對群眾路線作出了新的豐富和發展,指出“黨的全部任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必須密切聯系群眾和依靠群眾,每一個黨員必須養成為人民服務,向人民群眾負責,遇事同群眾商量,和群眾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風”“黨必須根據群眾的實踐來檢驗自己的工作”。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我們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
2、做好群眾工作是推進xx社會轉型的迫切需要
當前,xx同全國各地一樣,正處在社會轉型、經濟轉型的時期,也是改革的最關鍵時期。在改革的過程中,必然涉及到利益的調整,調整群眾利益,就需要做好群眾工作。
3、做好群眾工作是一名干部的基本功
會做群眾工作,是對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干部的基本功。能不能把群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去,是對大家素質的綜合考驗。
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的決勝期,也正處在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矛盾凸顯期。一方面,我們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人民群眾的需求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進一步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緊迫感,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確保人民安居樂業。
新時期基層干部如何做好群眾工作
01樹立一個觀念—馬克思主義群眾觀
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是做好群眾工作的根本。一要堅持群眾觀點。“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源泉,能否樹立群眾觀點,做到親民、愛民、為民,對于干部來說,不僅是思想境界和工作作風問題,而且是政治立場問題。群眾利益無小事,基層干部一定要摒棄過去那種“當官做老爺”的錯誤思想,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切實把自己作為群眾的一份子,設身處地的為群眾著想,維護好群眾的利益。二要堅持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必須堅持執政為民,傾聽民意、反映民愿、集中民智,推進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堅持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始終同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各級黨組織和黨員要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創新群眾工作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切實擔負好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三要堅持群眾標準。“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我們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凡是有利于人民群眾的事情要全力以赴地做好,凡是無益于人民群眾的事情堅決不做,“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把廣大群眾是否受益作為決策和工作的重要依據,努力實現人民愿望,滿足人民需要,維護人民利益。
02把握四項重點
一要察民情。群眾工作的本質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這就要求基層干部必須上群眾的門、見群眾的面、聽群眾的聲,身子沉得下,問題摸得上。要深入鎮村,了解掌握社情民意。當基層干部,要有“扎根基層心向黨,服務農村勤為民”的志向。
二要重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民生是大計,百姓無小事”,我們基層干部要牢固樹立民生保障第一位的意識,做到“在大與小面前,群眾的事最大;在急與緩面前,群眾的事最急”。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三要解難題。社會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力量。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一個地方不發生矛盾、不出現問題是不可能的。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大意,大量糾紛不及時化解,會增加不安定因素,還可能激化演變為惡性案件?;鶎痈刹恳獣r時刻刻關注基層矛盾。做好矛盾糾紛的排查,一發現有矛盾,特別是集體矛盾時,一定要第一時間了解情況,摸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找準癥結,盡快到場,及時化解。調處矛盾糾紛越多,群眾信任就越多?;鶎痈刹恳朴谧龊眯旁L工作。信訪工作是送上門來的,最直接、最現實的群眾工作。群眾來信來訪,向我們反映問題,寄希望于我們解決問題。我們一定要本著“解決事情”的態度,及時幫助群眾解決合理合法訴求。要本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與老百姓交朋友,誠懇聽取群眾意見,換位思考問題,多想辦法解決問題,一種辦法行不通,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解決?只要我們盡力為群眾想辦法,群眾都能感受得到。對已經承諾解決的事項,要及時兌現;對合理但一時解決不了的,要說明情況,制定方案逐步解決;對上訪群眾訴求不符合政策的,要耐心細致做好思想工作和宣傳工作,讓群眾知曉情況,做好息訪工作;對群眾生活確有困難的,也要想方設法給予關心和幫助?;鶎痈刹恳蛲ㄕ呗鋵?ldquo;最后一百米”。通過推動政策落實與民生保障有機融合,化解難題。
三要解難題。社會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力量。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一個地方不發生矛盾、不出現問題是不可能的。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大意,大量糾紛不及時化解,會增加不安定因素,還可能激化演變為惡性案件?;鶎痈刹恳獣r時刻刻關注基層矛盾。做好矛盾糾紛的排查,一發現有矛盾,特別是集體矛盾時,一定要第一時間了解情況,摸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找準癥結,盡快到場,及時化解。調處矛盾糾紛越多,群眾信任就越多?;鶎痈刹恳朴谧龊眯旁L工作。信訪工作是送上門來的,最直接、最現實的群眾工作。群眾來信來訪,向我們反映問題,寄希望于我們解決問題。我們一定要本著“解決事情”的態度,及時幫助群眾解決合理合法訴求。要本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與老百姓交朋友,誠懇聽取群眾意見,換位思考問題,多想辦法解決問題,一種辦法行不通,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解決?只要我們盡力為群眾想辦法,群眾都能感受得到。對已經承諾解決的事項,要及時兌現;對合理但一時解決不了的,要說明情況,制定方案逐步解決;對上訪群眾訴求不符合政策的,要耐心細致做好思想工作和宣傳工作,讓群眾知曉情況,做好息訪工作;對群眾生活確有困難的,也要想方設法給予關心和幫助?;鶎痈刹恳蛲ㄕ呗鋵?ldquo;最后一百米”。通過推動政策落實與民生保障有機融合,化解難題。
四要多溝通。由于群眾思想觀念的變化,利益訴求的變化,群眾工作確實比以往難做多了。平常要注重暢通政群溝通渠道,做好黨務政務村務公開,讓群眾了解黨委政府的政策意圖,熟悉政策內容,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讓群眾理有處講、怨有處訴、難事有處反映、問題有處解決,切實把解決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過程,變成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過程。
03強化五種意識
一要強化黨性意識。黨員干部要增強黨性,非黨干部也要增強黨的意識、黨的觀念,時時處處以黨的事業為重,以群眾利益為重,自覺做到廉潔自律、克己奉公,自覺接受黨和群眾的批評、監督,在群眾面前站得直、坐得端、行得正?;鶎痈刹拷洺Ec群眾打交道,要接地氣,但是也要注意保持干部良好形象。有形象,才能有威信,才能做好群眾工作。這個形象不僅是外在的,更是內在的。
二要強化全局意識。在做好各項事業時,必須把全局利益、群眾利益放在優先位置考慮,這不僅是職責與義務,更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和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支持的基礎。我們做群眾工作,維護群眾利益,是絕大多數群眾的利益,不是部分群體或者個別人的私利。
三要強化責任意識。事業心、責任心是第一位的。能不能干好工作,關鍵取決于有沒有責任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群眾工作很難,只要有責任心,辦法總比困難多。所以,不要害怕工作難,只要你有責任心,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四要強化創新意識。要學會用新眼光看待新情況,用新觀念思考新問題,用新辦法解決新矛盾,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可行措施,創造性做好各項工作?;鶎痈刹刻幱诠钥穗y的第一線,改革發展穩定的難題需要我們去破解?,F階段,基層工作事務雜、任務重、壓力大、處置難,更需要具有創新能力。
五要強化法制意識。當前,農村政策法規等信息透明度較高,群眾民主法制意識逐步增強。在做群眾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牢固樹立法制意識,自覺遵守法律法規?;鶎痈刹烤褪且诠?、和諧的基礎上,全面系統地處理好多種利益關系,做到既維護人民整體利益,又做到依法依規。
04著力提高六項能力
一要著力提高執行政策的能力?;鶎痈刹恳獙W好政策、掌握政策、宣傳政策,特別是要加強對農業農村有關政策的宣傳,讓群眾了解明白,增強政策的執行力,并嚴格按政策辦事。只有懂政策、用政策、把政策落到實處,才能讓群眾得到真正的實惠。要堅持把政策執行同群眾需求結合起來,確保不出現偏差。
二要著力提高推動發展的能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要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利用資源,善于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特別是在脫貧攻堅中,我們每個村的情況都不一樣,不一樣的交通、不一樣的區位、不一樣的資源,一定要立足各村實際,做到宜林則林、宜漁則漁、宜商則商、宜生態旅游則搞生態旅游,切實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子。
三要著力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從解決群眾最直接、最需要、最現實的事入手,堅持從老百姓關心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情做起,不斷提升服務群眾、辦實事的能力,盡最大努力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這方面,就集中體現在我們是否真的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看到群眾的困難,是否有憐憫和惻隱之心,是否想著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四要著力提高公平辦事的能力。對群眾要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公正處理,并把所有的事務、所有的決策都公開,讓群眾知道、讓群眾參與,堅決杜絕“優親厚友”的現象。優親厚友,對基層特別是村級黨組織的影響是致命的。做好群眾工作,最重要的是一碗水端平。孟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群眾才會信服你,優親厚友,一旦被群眾發現一次,你的威信、威望就會蕩然無存,就會陷入“塔西佗陷阱”,將來即使你講的都是真話,辦的都是為群眾考慮的事,人家也不信。
五要著力提高團結進取的能力。團結出感情,團結出戰斗力。必須樹立團隊意識,積極爭取其他同志的支持配合,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工作合力。上下左右要統一思想,解決問題的方向要一致,這就要求我們事先要溝通好,千萬不能一人一套搞內耗,或者踢皮球、推卸責任。
六要著力提高說服教育的能力?;鶎痈刹恳洺I钊氲饺罕娭腥?,到最艱苦的地方去,與老百姓拉家常,誠心征求意見、虛心接受意見、耐心聽取意見,用“真誠”換取群眾的“真心”,縮短同人民群眾的感情距離,做群眾的知心人。也就是工作要做在平常,對群眾講話要認真,認真就要表現在落實上,說一句算一句,句句算數,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實。